Featured Post

视同缴费——养老保险缴纳者再次缴纳的“特殊人员退休金税”

当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正经历深刻变革,但一个核心的争议焦点始终未曾完全消弭: “视同缴费”所产生的养老金责任,究竟应由谁来承担?这不仅仅是一个精密的财务核算问题,更深层次地触及了社会公平、政府公信力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健康运行。 视同缴费:被转嫁的历史责任 在2014年养老金...

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

重建民國(蔣介石重回1936)第五章:一纸通电,天下皆惊

一、囚室中的较量

19361212日,西安,临潼华清池

寒风透过窗棂,吹进这间曾是全国最高统帅驻足之地,如今却成了一间囚室。

蒋介石坐在椅子上,神色冷峻,目光深邃,望着眼前的张学良和杨虎城。尽管形势已然逆转,他仍然保持着惯有的沉默与威严。

张学良望着这位曾经的总司令,心中百感交集。曾几何时,他对这位导师一般的领袖充满尊敬,愿意追随他的步伐,如今却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逼迫他做出抉择。

委员长,我最后再问一次——”张学良缓缓开口,语气坚定,全国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,您为何仍执意剿共,而不愿联共抗日?

蒋介石没有回答,只是微微闭上眼睛。

但这并非真正的沉思,而是他在压抑自己内心的剧烈冲突——因为此刻的他,已不再是原来的蒋介石,而是来自1975年的自己。

西安事变!

这是一场他曾无数次研究过的历史事件,而现在,他竟再次站在这场历史风暴的中心。

他知道,按照历史轨迹,自己会在几天后被迫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,从而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。然而,作为一个开启了上帝视角的人,他是否应该顺应历史,还是尝试做出自己的选择?

这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,更关乎整个中国未来的走向。

张学良见他仍不作声,语气加重了一些:委员长,东北已亡,华北危急,您真的认为此刻还能再打内战?倘若再拖延下去,日本人的铁蹄恐怕就要踏遍中国了!

蒋介石缓缓睁开眼睛,依旧沉默不语。

杨虎城皱起眉头,看向张学良,轻轻叹了一口气:看来,委员长是不会改变主意了。

张学良神情复杂,沉默片刻后,终究还是缓缓点头:既然如此,那就让全国人民来评判吧。

 

二、一纸通电,震动全国

19361213日清晨,西安方面正式通电全国,由张学良、杨虎城联合署名,向全国各界公开他们发动兵谏的理由,并提出八项主张:

 

东北沦亡,时逾五载。国权凌夷,疆土日蹙,淞沪协定屈辱于前,塘沽、何梅协定继之于后,凡属国人,无不痛心。

近来国际形势豹变,相互勾结,以我国家民族为牺牲。绥东战起,群情鼎沸,士气激昂。于此时机,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,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!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,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。

自上海爱国冤狱爆发,世界震惊,举国痛心,爱国获罪,令人发指。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,弃绝民众,误国咎深。学良等涕泣进谏,屡遭重斥。

昨日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,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,稍具人心,孰忍出此!学良等多年袍泽,不忍坐视,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,保其安全,促其反省。

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:

一、改组南京政府,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。

二、停止一切内战。

三、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。

四、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。

五、开放民众爱国运动。

六、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。

七、确实遵行总理遗嘱。

八、立即召开救国会议。

以上八项为我等及西北军民一致之救国主张,望诸公俯顺舆情,开诚采纳,为国家开将来一线之生机,涤已往误国之愆尤。

大义当前,不容反顾,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,有济于国家,为功为罪,一听国人之处置。临电不胜迫切待命之至!

 

 

三、蒋介石的沉思

此时的蒋介石——或者说,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,静静地听着窗外士兵们的脚步声,听着西安城中风声鹤唳的动荡。

他明白,通电一出,天下皆惊。

这份通电,不仅是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抗争宣言,更是一次向全国发出的挑战:

南京政府如何应对?各方势力如何反应?这场风暴,将如何发展?

他曾经站在后世,看着这场事件的波澜起伏,如今却成了棋盘上的一颗关键棋子。

如果他坚持历史的轨迹,一切或许会按部就班地发展,但他真的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一切吗?

如果他做出改变……那么,中国的未来,会不会变得不同?

他的心中,一时间翻涌着无数的可能。

窗外,天色微亮。风仍旧刺骨,历史的巨轮已然开始转动,而他,又站在了风暴的中心。

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彈窗廣告